top of page

《Love,Simon》

  • Writer: Cindy Kometo
    Cindy Kometo
  • Apr 12, 2020
  • 2 min read


《Love,Simon》親愛的初戀 2018 Greg Berlanti 居家居家隔離期間,明明有大把時間觀賞Netflix的原著影集或電影,但總是提不起勁,可能是那些不斷主打「LGBTQ」或「種族」的議題讓人漸漸麻痺,甚至是硬塞入一堆獨立音樂來試圖掩蓋演員的尷尬獨白,戲在走,情還是要有好嗎 《Love,Simon》-典型的美國YA片,不過異於以往描寫青春少女自卑煩惱,Love Simon主線是喜歡男孩的主角Simon,單純的描繪他是怎麼藉由匿名的聊天,敞開心扉,並漸漸產生戀情,以及最終面對周圍的人卸下偽裝的樣貌,是一部角色很立體精美,故事簡單卻又令人深有同感的電影。

不像很多矯情消費同志的電影,會刻意為了描繪「掙扎」去製造令人尷尬到頭皮發麻的霸凌或父母爭執的情節,當然不是要淡化這些殘忍的事實,只是這部電影將同志議題中『平等』做了很好的示範,Simon説,為什麼只有同性要出櫃?的確當我們將所有性向選擇一視同仁時,理當不該特殊規則,然而在各種社會觀感的洗禮下,「出櫃」似乎變相地成為一種歧視。電影中也設計了一位『典型』的同志Ethan,形象較為陰柔,講話也有些Bitchy,如同許多影視作品中會出現的閨蜜角色作為對照組,Simon作為一個溫溫的男孩,總是穿著帽T牛仔褲,用盡可能的擦去自己的光芒,只為了藏好自己喜歡男孩的事實。劇中當Ethan出櫃時,身旁的人還得假裝驚呼一下的橋段實在蠻諷刺的,好像代表著同志的外表是種判斷依據,出櫃則流於形式,但電影最後Simon與母親的交談,我覺得為『出櫃』做了很好的解釋,母親説「同志是你的選擇,我要知道的是你並沒有因此改變,你依舊是你,而選擇表態的你將會活得更自在,這才是我期望的」。

一部電影的魅力所在,除了主要角色讓人有共鳴之外,讓人恨得牙癢癢的對手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。飾演Martin的Logan Miller將那種對愛情無可救藥浪漫的天生輸家演的令人又好氣又好笑,好難想像我高中時曾經著迷他演的迪士尼影集《I'm in the band》!當初最愛的雙Logan(Logan Lerman波西傑克森跟壁花男孩),現在竟然變成丑角!不過蠻喜歡他這種類似Jack Black 的戲路~期待後續作品。無論男主角Nick Robbinson那個憂鬱狗狗眼,或是Jennifer Garner的包容賢慧母親,感覺這電影幾乎把所有YA片最棒的素材的湊齊了。 本片的音樂製作人Jack Antonoff除了幫電影選了很多讚到不行的音樂外,本身也是Bleachers樂團的主唱和FUN的鼓手,一個多才多財的音樂家,仔細看他的資料才發現許多自己喜歡的歌幾乎都是他寫的,像是Lorde-Supercut,St.vincent-Masseducation...獻上膝蓋。 劇中其實有很多小暗示,告訴你Blue是誰,台詞或道具都有彩蛋。







最後的最後 一個豆知識,劇中的Alfie's song(Not so typical love song)其實是Harry Styles寫的。94愛哈洛德



留言


  • facebook

©2020 by Go Big or Go Home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